【中國綠發會訊】近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黑熊保護地·五常鳳凰山的志愿者深入保護地腹地開啟了新一輪的巡護行動。在此次巡護行動中,志愿者有重大發現。
東北的冬天特別冷,尤其是在深山老林中,北風一吹刺骨的涼。雪很厚,上山的路并不好走,又渴又餓,每一步都很艱辛,但每一步也很堅定。山坳之中,遍布著動物們的腳印,有鳥類的、黃鼠狼的、黑熊的等等,這里儼然成了動物們涂鴉的白板。志愿者驚奇地發現,這些腳印都指向一個地方,沿著所指一路前進,志愿者發現了一個泉眼,水不多,還隱隱帶著些熱氣。冬季河面都結冰了,這里是動物們的水源地,這也是動物們都不約而同聚集于此的原因。
志愿者一路走來很是苦惱,竟然發現并拆除了25個套索,小小套索看著平平無奇,動物一旦被這些套索套住,等待它們的或許只有死亡。尤其是冬季,這種套索因為制作簡單而極為常見,除了套索志愿者還需要留心腳下,也許不經意間就會踩到埋在雪下并被雜物掩飾的捕獸夾,有的威力很大,很容易被夾傷,有的雖說威力不大,但捕獸夾會越拉越緊,動物根本無法自行掙脫。
在上山路道旁的空地上,志愿者看到了動物留下的腳印,初步判斷是黑熊的,而且極有可能是一只小熊,我們暫且說是小熊留下的吧。沿著腳印繼續走,志愿者發現旁邊又出現一組腳印,似乎有拖拽東西的痕跡。沿著小熊的腳印往前走,志愿者清晰的看見,小熊留下的心形痕跡,是小熊的“畫作”。志愿者調侃道:“這些腳印是大自然的饋贈,小熊不但有智商,而且有情商”。
按照常理,現階段黑熊應該處于冬眠狀態,此狀態的黑熊一般不會外出行動,而通過巡護中發現的種種跡象,黑熊顯然并沒有冬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食物,食物短缺會促使黑熊冬眠時間減少或不冬眠。隨著人們活動范圍的擴大,山上所遺留下來的食物有限,這也間接導致了黑熊習性的改變,進而出現了冬日里在村子周邊閑晃的情況,這種改變也是為了生存。
此次巡護志愿者收獲頗豐,不僅拆除了25個套索,為大自然留下一份安寧,更見識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志愿者認為,冬日里加強巡護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東北虎傷人事件”讓“人獸沖突”話題倍受關注的當下。但是,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們有理由相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夠成為現實。
文章/Pierre
審核/Cherry
排版/angel
本文來自“中國綠發會”微信公眾號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