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莫 迪 通訊員 許志平
落葉知秋,穗鹛蹁躚。離國慶還有10天時間,龍州縣逐卜鄉弄崗村隴亨屯農偉宏的“炮位”僅剩兩席,“拍客”們早早預訂了拍攝機位,為的是赴一場與弄崗穗鹛的邂逅。
全身大部分為深褐色,只有臉頰耳后有新月形的白斑,喉部及前胸主色為白,但上有黑斑點,眼睛為藍色的虹膜。這就是弄崗穗鹛。
弄崗穗鹛,僅生活在龍州縣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廣西惟一以棲息地命名的鳥類。
這里群峰嵯峨,山弄密集,溪流時隱時現,植被為世界上罕見保存完好的巖溶地區熱帶季雨林。
弄崗穗鹛也曾“養在深閨人未識”,2008年,關于它的學術成果發表在鳥類權威期刊《The Auk》上。由美國鳥類學會編輯出版發行的《The Auk》雜志是是世界最權威的鳥類學術刊物之一,此后它戴上了“世界明星鳥”的光環。
隨著連續兩屆中國·龍州“秘境弄崗”國際觀鳥節成功舉辦,弄崗穗鹛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每年3月中下旬,弄崗穗鹛進入繁殖期,他們把巢筑在高大的巖石或懸崖上的石頭洞中,但繁殖成功率不高。正因如此,顯得異常珍貴。不少“拍客”不遠千里而來,就是為了一睹芳容,同時享受一下與鳥類“明星大腕兒”零距離接觸的快感。目前,種群不到2000只,已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的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種。
在弄崗穗鹛棲息地,弄崗村汪那屯、隴亨屯等幾個村屯的農民樂于以鳥為媒引客,有的已經脫貧致富。
近年來,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許多“拍客”到保護區來看鳥,吃住在農家,然后再請他們當“鳥導”,村民因此受益不少。有時候,一些“拍客”還叫村民開車到南寧機場、高鐵站去接人。車費、住宿費、伙食費、向導費等,有的村民一天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
隨著“拍客”的到來,目前已帶動當地166戶村民每戶年增收1.5萬元,受益群體還在進一步擴大。
除了建設觀鳥基地外,龍州縣還將進一步做大做強“觀鳥經濟”,不斷發揮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弄崗穗鹛”等“明星”珍稀鳥類聚集優勢。
保護環境鳥蹁躚,“觀鳥經濟”正當時。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