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黄色-四虎黄色片-四虎黄色网址-四虎黄色影院-色五月情-色先峰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COP15珍稀植物篇|華蓋木:植物界的大熊貓,在北回歸線“回歸”

媒體:搜狐  作者:內詳
專業號:華蓋木 2022/1/8 20:34:59

起源于1.4億年前第四紀冰川時代的華蓋木,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少和最古老的木蘭科珍稀瀕危植物。圖源:西疇縣國營坪寨林場

紅星新聞記者 任江波

編輯 張尋

北回歸線經過地球上16個國家和地區,多屬沙漠和草原地帶,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沙漠,印度巴基斯坦的塔爾沙漠等等,地理學家稱之為“回歸沙漠帶”。

唯有經過中國云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域)、臺灣等幾個省區,卻是另一番景象,這一帶林木繁茂,郁郁蔥蔥,雨量充沛,物產豐富,出現“神奇的回歸綠帶”。

處在北回歸線上的云南省文山州西疇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珍稀瀕危物種華蓋木的故里。

起源于1.4億年前第四紀冰川時代的華蓋木,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數量最少和最古老的木蘭科珍稀瀕危植物,被喻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由于華蓋木自然繁育困難,只有通過人工引種栽培,再把樹苗栽回到原生地進行保護。圖源:紅星新聞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近年來通過加強就地保護,開展回歸試驗示范等,華蓋木原生境得到有效恢復,種群得到擴大,當地自然保護區先后共培植華蓋苗木近3000株。

“緞子綠豆”

探尋一棵華蓋木需要多長時間?

普通人在原始森林里要步行兩小時,而對于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時間僅為30分鐘。

西疇縣小橋溝自然保護區位于云南省文山州法斗鄉,距西疇縣城17公里,總面積3906.6公頃,屬于西疇縣國營坪寨林場范圍。

54歲的李友彬是法斗本地人,同時也是西疇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分局小橋溝管護站站長。這是他今年第二次進山觀測這棵樹齡300多年的華蓋木。按規定,李友彬每年進入保護區原始森林觀測華蓋木不低于4次。

華蓋木最大植株可高達40多米。圖源:紅星新聞

通往華蓋木的山路并不好走。前段時間下過一陣雨,潮濕的環境導致草本植物瘋長。李友彬隨地拾起一根木棍,不斷揮打面前的雜草,勉強開辟出一能夠供人通行的道路。

李友彬告訴紅星新聞,有一年國際木蘭科植物大會在廣州舉辦,當時有11個國家參加。后來專家提出要看野生華蓋木,主辦方就把國內外的專家從廣州送至西疇。

“當時有些專家都七八十歲了,專程上山來看野生華蓋木。那時候路比現在寬,草也沒有這么茂盛。”李友彬說,這些年由于對原始森林的保護加強,周邊村子勞動力也都外出打工,進山的人少了,路就難走了。這對華蓋木的保護反而是件好事。

起源于1.4億年前的華蓋木,是木蘭科中最古老的單屬種植物之一,因其樹干挺直光滑,樹冠巨大而得名。由于分布范圍狹窄,且數量稀少而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為中國特有樹種。

華蓋木被當地人成為“緞子綠豆”。呂德仁 攝

一直以來,華蓋木僅生長于保護區西疇法斗小橋溝片區海拔1400—1500米的溝谷中,分布范圍十分狹小。由于多年人為破壞,溝谷中原有的華蓋木大樹現已變得極其稀少,目前僅在小橋溝有6株呈單點狀分布,種群非常微弱,結構失調。

1978年,被譽為“華蓋木之父”的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劉玉壺教授在保護區溝谷中發現了5株后來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華蓋木。

植物學家劉玉壺。圖源:網絡

經過深入研究,劉玉壺最終確定,這是一種沒有記載的木蘭科新屬物種。根據其外形特征,這個樹種被命名為“華蓋木”。1979年,劉玉壺在我國當時最權威的植物分類學期刊《植物分類學報》(第17卷第4期)上發表報告,首次披露了這一稀世珍品植物的存在。

其實早在劉玉壺教授來到西疇之前,當地人對這種高大的常綠喬木并不陌生。華蓋木的木質為綠緞子或鸚鵡羽毛一般的綠色,所以在法斗鄉,人們將其稱之為“緞子綠豆”或者“ 鸚哥綠豆”。

資料圖。1986年9月23日中國郵政發行西疇珍稀瀕危木蘭科植物郵票。

當年,劉玉壺教授在法斗鄉發現華蓋木的消息傳開后,只有十多歲的李友彬也跑到山里去看,卻發現華蓋木已經存留不多了。由于華蓋木的材質較好,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它被村民當作建造房屋、制作家具的木材,導致遭遇過度砍伐。

華蓋木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圖源:紅星新聞

1980年,國際木蘭科學術研討會認定,華蓋木為木蘭科新屬,西疇為華蓋木原生地。1992年,華蓋木被收入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1999年,華蓋木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等級為“極危”。

孑遺物種

9月27日,文山州相關負責人在“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樣性保護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文山州是古老特有植物和古老孑遺植物分布中心,全世界目前發現僅存的10株野生華蓋木(孑遺物種),全部分布在文山州境內。

孑遺物種,是指在較為古老的地質歷史時期中曾經非常繁盛,分布很廣,但到較新時期或現代則大為衰退的一些生物物種。由于西疇未遭受到第四紀冰川侵襲,第三紀時的茂密熱帶森林才得以幸存,華蓋木就是其中幸存的物種。

華蓋木的花(資料圖)。新華網發

經過多年研究,學界認為華蓋木珍稀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它自身的繁育生存能力極低,本來它的開花率和結果率就低,再加上這種植物具有一種很特別的芳香味,昆蟲等動物非常喜歡叮咬,種子很難成熟。另外,成熟的華蓋木種子含有一種油質,厚厚的油質緊緊地包裹著種子,致使天然播種很難發芽。

“華蓋木對土壤和環境的要求比較嚴苛,在野外環境下靠它自然繁育很難。這是它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香坪山林場負責人雷連洪告訴紅星新聞,木蘭科樹種一般需要通過昆蟲授粉,但由于野生華蓋木的樹高比較高,很多昆蟲飛行高度達不到。

華蓋木的果實。圖源:網絡

另外,華蓋木的果實雖然個大,但種子發育較差,里面可以用來育種的種子沒有幾顆。這是華蓋木的自身缺陷,也是它自然繁育的硬傷。

由于野生華蓋木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自我繁殖的能力,要想保留這一物種,就只能借助人類科技手段,進行人工繁育。

保護區珍稀木蘭谷。圖源:紅星新聞

香坪山林場始建1951年6月,位于西疇縣蓮花鄉轄區,是新中國成立后云南省建立最早的國營林場之一。雷連洪父母都是林場職工,到他這里屬于第三代。

為拯救和保護以華蓋木為代表的珍稀瀕危植物物種資源,1986年—1991年,云南省林業科學院、文山州林木種苗站、西疇縣香坪山林場三家聯合,在香坪山林場建立珍稀瀕危樹木園。基地原名“香坪山林場珍稀樹木園”,是“木蘭科及珍稀瀕危樹種西疇遷地栽培基因庫”的簡稱。

進入木蘭園,迎面踏上幾級階梯,來訪者都會撞見一棵不到碗口粗的小樹。如果不是樹上的吊牌提示,很難想到這就是一棵生長已經長達20多年的華蓋木。

“回歸自然”的華蓋木。圖源:紅星新聞

“華蓋木的特點是前期生長速度快,到達一定階段后,成長會變得緩慢。最近幾年,林場在育苗技術和種子處理上經過多年摸索,應該說比較成功,目前基礎性培育都是林場在做。”

雷連洪告訴紅星新聞,當初在劉玉壺教授的倡導下,木蘭園建園初期就積極引種華蓋木,像這樣數米高、樹齡20多年的人工繁育華蓋木已有20多棵,而樹齡較小的華蓋木更是有近千余株。

但這并不意味著華蓋木得以擺脫“極危”的物種現狀。公開報道顯示,2013年3月14日,昆明植物園一株華蓋木首次開花。這株華蓋木由昆明植物園于1983年從西疇縣引種進行遷地保護,僅僅首次開花就經過了近30年的時間。

人工培育的華蓋木幼苗。圖源:小橋溝自然保護區

從目前情況看,人工繁育的華蓋木都還沒有到掛果期,這就導致人工繁育的種子依賴于對野生華蓋木的采摘。而野生華蓋木每隔1—2年開花一次,一個果子里面就五六顆種子,發育比較好的也就一兩顆,顯得稀少而珍貴。

林業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往往又很難看得到成績。從父母輩開始就一直與香坪山上的一草一木打交道已經四十多年的雷連洪深諳這個道理。

“從劉玉壺教授當年發現華蓋木這個物種,國家投資也很大,但除開科研和培育保護的一些成果,你要說能拿出來多大的成績,這個是(暫時)看不到的,需要時間。”

情系木蘭

寂寞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隨著2000年以來關于華蓋木的信息越來越多,有人打起了它的主意。炒作最熱的時候,市場上甚至傳言一棵華蓋木可以換一架直升飛機。

當時,曾有從香港過來的人找到李友彬,開價一萬八千元一斤收購華蓋木的果子。“我就說我不能發這個財。”回過頭,李友彬便把自己培育的兩三百株華蓋木幼苗以每株不到50元的價格轉讓給昆明的植物研究所。

也正是在那段時期,已經成為保護區小橋溝管護站站長的李友彬結識了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物種多樣性保育研究組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曾慶文——唯一一位從種群生物學、繁殖生物學、遺傳多樣性、種子傳播等方面綜合研究華蓋木保護生物學的科學家。

圖為曾慶文研究員對華蓋木的生長情況進行監測。

為了搶救瀕危木蘭科植物,摸清其瀕危種類和瀕危機理,自2000年開始,曾慶文多次赴云南華蓋木原產地開展研究,先后數次爬上搭建的大型竹木結構的觀測架,進行傳粉生物學野外觀測和實驗。

2011年5月6日至15日,在曾慶文的指導下,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了對華蓋木進行人工異株植株授粉的實驗。

2012年9月20日,曾慶文在開展華蓋木野外實驗時,不幸從一株高達40余米的華蓋木古樹上墜落遇難,年僅49歲。

時隔近10年,李友彬依然清楚記得出事那天早上8點剛過,接到曾慶文打來的電話。“他說今天要去登記華蓋木種子的長勢情況,問我去不去。我那天剛好有事,就安排一個老護林員帶他去。到中午12點20分左右,我接到護林員電話,說曾老師出事了。我趕緊組織人員搶救,當時衛生院去了一個醫生和兩個護士,派出所去了兩人,森林公安去了3人,加上我們管護站去了10個人,但趕到那邊已經來不及了。”

曾慶文生前拍攝的華蓋木花朵。

曾慶文的妻子曾向媒體回憶,丈夫對木蘭到了近乎癡迷的程度。因為常年接觸花粉,1994年曾慶文被查出肺部嚴重堵塞,他沒有停止工作,反而又投入到對木蘭的研究,一直熬了十年才去動手術,切了半個肺,去掉了兩根肋骨。

李友彬事后了解到,當時曾慶文和兩個學生已經完成了對華蓋木的登記工作。正在下架子的時候,他發現有兩個樣本沒有登記,就和學生再次返回。當時下著毛毛細雨,山里霧氣大,曾慶文為了靠近樣本,踩上一根枝椏,不慎踏空,從近40米的高度墜落。

“曾慶文老師這個人說話特別客氣,他教了我們很多如何辨別華蓋木和培育華蓋木的知識。后來團隊按照曾教授的辦法育苗存活了幾株華蓋木,移植到山里紀念曾教授,現在還存活有幾棵。”時至今日,李友彬談起曾慶文的離去仍然飽含遺憾。

回歸之旅

近地保護,是對分布區極為狹窄、生境極為特殊、分布點極少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通過人工繁殖并構建苗木數量和種群結構,在其分布區周圍選擇氣候相似、生境相似、群落相似的自然或半自然地段進行定植管護,并逐步形成穩定的種群。

雷連洪在保護區巡護。

從2007年開始,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林科院等單位共同參與的“華蓋木回歸自然拯救種植”正式啟動。通過人工引種栽培,成活后再把樹苗栽回到華蓋木的原生地的手段,促進華蓋木的存活、繁衍。

近年來,通過加強就地保護,開展回歸試驗示范等,華蓋木原生境得到有效恢復,種群得到擴大,自然保護區先后共培植華蓋苗木近3000株。這也標志著華蓋木這個瀕危珍稀物種,真正地完成了采種、選種、培育、試驗、栽培的回歸之旅,并在西疇棲息生長下來。

李友彬在進行日常巡護工作。圖源:紅星新聞

9月17日,在華蓋木回歸試驗區,54歲的李友彬正在用手機記錄保護區的日常巡護工作。此前,400株樹苗長到一定苗齡之后,分別被編號、掛牌,移栽到原生地。昆明植物研究所等部門通過掛牌保護、日常巡護、定期檢測、GPS定位等方式,密切關注著華蓋木植株的變化。

“現在這個時間過來,感覺我們這里空氣很新鮮。到了十二月份左右,山里霧氣濕氣比較大,感覺就又不一樣了。”李友彬在一次談笑間不經意露出了布滿靜脈曲張的小腿。

在歲月的煎熬和寒濕的環境中,護林員們由于經常需要爬山涉水,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嚴重的甚至走不了路。

談到明年就要迎來的退休生活,與華蓋木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李友彬除了想在家帶帶孫子,也有走出大山去外面轉轉的念頭。

說話間,天空再次灑落細雨。李友彬講起保護區的另一塊山林里,曾慶文教授去世的第二年大伙兒曾栽種數十棵由他本人授粉的幼苗,經過近十年的生長,今已亭亭如蓋。

閱讀 1380
我也說兩句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无限免费观看黄网站 | 新婚第一次一级毛片 |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黄色 | 免费亚洲成人 | 欧美精品国产日韩综合在线 |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在线天堂网 | 超级h荡的辣文小说乱bh | 99视频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看一级特黄a大片 | 欧美第二页 | 男女羞羞视频网站免费 | 男女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国产国语高清在线视频二区 | 欧美日韩性视频 | 狠狠操天天爱 | 操久久久|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 日日干狠狠操 | 高h猛烈做哭bl壮汉受小说 | 午夜影院污网页入口 | 美女的激情影院 | aaaa欧美高清免费 |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 日本涩涩网站 |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 日本成人一级 |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完整高清bd | 欧美成人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网站 | 一级毛片aaa片免费观看 |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免费看 | 欧美另类亚洲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 黄网站在线免费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