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后,一群“小短腿”在沙灘上一閃而過。
原來是圓滾滾的“飯勺藝術家”。
對它而言,
退潮后的灘涂是光影藝術的舞臺。
它們把自己的“黑色小勺”——喙,
化作覓食神器,
時而翻掘泥沙,時而左右搖晃,
迅速搜尋美味的食物,
完美演繹了“餐盤藝術”與“光盤藝術”。
鄭建平/攝
它,就是勺嘴鷸,世界上最小的水鳥之一,目前勺嘴鷸的全球成年個體數量為443只,種群數量以每年5%的速度下降,這可愛的小家伙說不定哪天就沒了,由于數量之少,成為極危物種。
福建柏 肖炳祥/攝
為了繁衍后代,它們每年都飛到8000公里以外的北極海岸凍原沼澤地帶,產下3-4枚蛋。
蛋存活的機率僅有20%-30%左右,如此低的成活機率讓人們開始擔憂,這么可愛的小精靈,怎么能消失呢。人們想到了一種特殊的保護辦法。
偷蛋計劃
勺媽好不容易生下蛋,滿懷期待的等著小生命破殼而出,可突然,一群“不速之客”出現,把蛋偷走了。
為什么要偷蛋呢?
原來,勺嘴鷸的生存狀況如此惡劣。它們的蛋就像開盲盒,只有20—30%的出殼率。
北極的壞天氣也總來搗亂,再加上食物越來越少,小勺嘴鷸想要平安長大,難如登天。為了更好的保護,科學家們開始了“偷蛋”計劃。
偷蛋計劃分幾步
01取走蛋
科學家們在繁殖地尋找勺嘴鷸的巢,并取走剛剛產下的卵。你可能會想,偷走鳥蛋,勺爸勺媽不會傷心嗎?當然會。但再過一段時間,它們又會產下一窩蛋。
02孵化蛋
人們將“偷”來的蛋小心翼翼地帶回人工環境下孵化。溫暖又舒適的小窩,讓它們能安心發育。
03喂養鳥
等小鳥孵化出來后,科學家們會化身超級奶爸奶媽,給小鳥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悉心的照顧。
04放歸鳥
當雛鳥長大成熟,可以獨立飛行之后,就把它們放歸野外,讓它們回歸大自然的懷抱,去開啟自己的新生活。
事實證明,從2012年開始實施“偷蛋計劃”效果還不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勺嘴鷸的種群數量。直到2020年,人工繁育的勺嘴鷸已經有80只,為這個瀕危物種的延續提供了希望。
別看這群小家伙是由人類“爸媽”帶大,但長大后完全可以像野生的勺嘴鷸一樣,獨自完成遷徙,并且還能回到出生地進行繁殖。
“偷蛋計劃”是人類為了挽留勺嘴鷸這個可愛物種所做出的大膽嘗試。不過,要真正拯救勺嘴鷸,光靠“偷蛋計劃”可不夠,保護它們的棲息地,減少人類活動對它們的干擾,才是讓勺嘴鷸能夠長久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關鍵。
來源:生態標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