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批廣西傳統村落名單出爐,231個村落榜上有名,要重點保護??纯从心慵亦l嗎?
▲通知網頁截圖。
2017年12月28日,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化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農業廳、旅發委等六部門發文公布第三批廣西傳統村落名錄。
傳統村落
又稱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
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
▲被列入中國第三批傳統村落、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的灌陽縣灌陽鎮仁義村唐家屯。
據了解,第一批廣西傳統村落共有208個村上榜,第二批廣西傳統村落共有218個村上榜。今后,廣西將從政策法規、整體規劃等層面加強傳統村落的申報和保護利用。
那么,本次公布的第三批廣西傳統村落名錄,防城港有一個,就是↓↓
防城港(1個)
上思縣思陽鎮昌墩村孔馱屯
恭喜??!
但是,你知道嗎?
防城港還有一些國家級和省級的傳統村落哦??!
你都去過嗎?
防城區大菉鎮百里村那厚組入被列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
簕山古漁村已成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二期工程科技示范村”、“廣西特色旅游名村”、入選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
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和上思縣平福鄉平福村入選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
防城區大菉鎮百里村那厚組
那厚古民居至今近200年歷史,歷經戰爭年代,破壞嚴重,加上長期沒有全面保護修繕,傳統村落民居大多殘破不堪。有人居住的房間還比較好。
防城港市那厚村瓦面已重新修繕
但近幾十年來,不少民居已空置,村民或外出長期打工,或搬遷到城鎮。不少古民居房頂損壞,墻體殘破,房間裸露朝天,經日曬雨淋,雜草叢生。
防城港市那厚村大門
2015年,那厚古民居入選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后,各級政府開始著手進行修繕和保護。
防城港市那厚村“丁”字槍孔
那厚古民居雖已破舊,但仍有一些村民舍不得離開這里。他們常住在這里,也為這棟老宅子增添了不少煙火氣。
防城港市那厚村祠堂
簕山古漁村
簕山村只是一個自然村,屬港口區企沙鎮牛路村管轄。70多戶,近300人,其中李姓260多人。村民世代以“耕海”為生。如今,村里最為古老的建筑,要數現今仍然得以保存的李姓古堡。簕山村的李姓,祖籍隴西。開創簕山村的祖太公大約在明朝時期便扎根于此。當時的建筑仿照河北劉莊、李莊的格局,依八卦之玄理修造。村子大體方形,一圈圍墻,高丈許,東西南北4個大門,4個崗樓。村莊前一片遼闊的海灘,在崗樓上視野開闊,可踞高扼守。但海風暴雨長年侵蝕,如今僅存東門崗樓。崗樓上有一座占地約30平方米、兩層高的小磚樓,二樓上有槍眼。崗樓所用青磚大方厚實。
防城港.簕山村李氏古堡的老石頭
簕山村之古,除了古堡,還有成片的古樹。簕山村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溫溫熱。濕熱的氣候孕育出一道獨特的原生態森林海濱風景線。這里,有上千年的銀葉榕、車轅木等珍稀品種40多種。如銀葉榕,全國目前僅存51棵,簕山村就有5棵,其中最老的已有1400多年。
防城港.簕山村后車轅木
古村、古樹、古漁獵是簕山村“三古”特色。為突出“三古”特色,發展鄉村旅游。近幾年,各級政府、各方籌集建設資金近4000萬元,進行簕山古漁村的保護式的旅游開發。完成了鄉村道路、村內環道、防浪海堤、觀潮廣場、停車場、綜合服務樓、村莊風貌改造、邀月臺、月云海亭等項目建設。
防城港.簕山古漁村瓦面圖
如今,簕山古漁村已成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自治區城鄉風貌改造二期工程科技示范村”、“廣西特色旅游名村”。
防城港.簕山古井
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
大約16世紀初(據《京族史歌》里“年號洪順三年間,先祖漂流到福慶”的記載,即公元1511年),京族的祖先遷居京族三島(即巫頭、山心、氵萬尾),從此以耕海為生,從而成為我國唯一以海洋為生的少數民族。同時,東興的“京族三島”也是我國少數民族——京族唯一的聚居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圍海造田后,原來的三座島已連在一起。如今的京族,已成為全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
防城港市巫頭村京族文字墻
巫頭村傳統的建筑,比如傳統民居,已遺跡難覓。“京族民居經歷了第一代茅草房、第二代木柱竹籬笆茅草房、第三代木樓、第四代條石瓦房的歷史演變。如今,早被第五代鋼筋混凝土樓房和第六代別墅房所替代。傳統的京族民居建筑,不說過百年的,就是50個年頭的,在巫頭村或其他京族村落也幾乎絕跡。”京族博物館負責人、京族獨弦琴演奏家蘇海珍說。
防城港市巫頭村古樹
巫頭村的古屋難覓,古樹卻隨處可見。一棵棵數人或一個成年人才能合抱的古樹,或散落于村巷間,或集合于村頭巷尾,房前屋后。像全國稀少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膝柄木”,在廣西沿海,屈指可數,可在巫頭村就有好幾棵。還有一種被當地人稱之為“南方蘋果樹”的“拉提樹”(當地人音),巫頭村還長著數棵,最大一棵,3個成年人才能合抱。
防城港市巫頭村佛堂
巫頭村的哈亭是巫頭村民過哈節時祀祖先、祭神靈和民間娛樂、議事的公共場所,是專司“唱哈”的亭子,是巫頭村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和民居建筑一樣,哈亭也歷經數代演變為現代鋼混結構的寬敞樓閣。粗圓紅柱,彎翹亭角,屋頂雙龍戲珠,亭內雕龍畫鳳,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哈亭結構為一正廳加左右兩個偏廳,兩偏廳可容三四百人。
防城港市巫頭村新建的石條圍墻
為進一步保護或保護性開發好巫頭村的傳統資源,2015年當地政府制定了《東興市江平鎮巫頭村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規劃》。《規劃》將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較為完整、傳統風貌建筑集中的地區劃為核心保護范圍,以巫頭村哈亭、靈山佛寺、京族文化長廊、文化活動基地、戲臺所在區域及周邊為中心,進行重點保護。
防城港市巫頭村老房子
上思縣平福鄉平福村
平福圩是平福村的中心區域。圩內一棵巨大的榕樹蒼老古樸,盤根錯節,枝繁葉茂,臨街的根須交叉纏繞著,似是兩扇敞開的大門歡迎遠方的來客。
防城港平福村邊錘永賴匾牌村里的古榕樹
“這棵古榕樹起碼有兩百年了,從村里一直延伸到河邊,老人孩子都喜歡到樹下休憩、玩耍。”村民很熱情地解說。
防城港平福村邊錘永賴匾牌李姓古宅的內景
平福圩與一般傳統村莊有些不同,兩排民居依地形整齊地相對而建,上排房屋與下排房屋隔有過道。而過道中有個階梯式落差,落差約兩米,村民上下串門需走自砌的小梯。
防城港平福村邊錘永賴匾牌修繕后的粵東書院門樓
平福圩這類保存比較好的古建筑,一般都有人負責打理。除了像李家一樣,已外出生活,房子交由親戚打理外,更多的情況是村民自己住在古建筑里,自己維護老房子。有了煙火氣,老房子保存得更好。
防城港平福村邊錘永賴匾牌李姓古宅
上思縣政府和平福鄉政府十分重視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和開發,2015年,成功申請將平福村列入廣西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2015年爭取專項資金30萬元投入粵東書院的修繕,目前粵東書院的門樓已修繕完成。同時,每年約投入2000元購買農藥進行噴灑,加強對古榕樹的管護,防蟲害。
防城港平福村邊錘永賴匾牌深明大義匾牌
為了進一步保護并保護性開發好平福村的傳統資源,2015年,平福鄉黨委政府制定了《上思縣平福鄉平福村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2015—2025年)。《規劃》以保護平福村珍貴的文物古跡、紀念建筑物、歷史街巷及整體環境為重點,在繼承歷史文脈、延續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發掘出平福村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重點保護好村落環境風貌、格局和文物古跡,完整充分地展示村莊特色,增強魅力,促進當地文化與經濟同步發展。
防城港平福村邊錘永賴匾牌粵東書院的石匾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