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佛坪縣的三官廟村地處秦嶺腹地,屬于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因為這里是秦嶺野生大熊貓的活動區,三官廟村又被稱為“熊貓村”。這里的村民,祖祖輩輩與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和諧相伴。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特殊的家庭,他們一家三代人都在守護著國寶大熊貓。
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村村民何慶貴,是當地一名大熊貓野外監測員。在他的記憶當中,與秦嶺野生大熊貓最有趣的一次相遇,是發生在2018年的秋天。
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村村民 何慶貴:早上的九點過五分左右吧,走到三官廟至涼風埡的路段,我走到馬的后面,馬突然停了,最后我一看是前面發現了(大)熊貓,(大)熊貓和馬互相對峙了一下,互相僵住了一下,最后(大)熊貓把馬還攆了一陣,僵持了一陣,最后(大)熊貓還是走了。
這張照片拍攝于1992年,記錄了何慶貴的父母何長林夫婦為大熊貓幼崽喂奶的場景。何慶貴說,和大熊貓的緣分,從他父母那一代就開始了。這里的村民與大熊貓的關系就像鄰居一樣。
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村村民 何慶貴:(我父母)也是在外面巡山的時候,就在一個山梁上發現的,就聽到嘰嘰地叫,一看這是個(大)熊貓崽子,最后是等了好長時間,天都要黑了都沒見母(大)熊貓過來,就抱回來了。抱回來以后它沒法喂,要吃奶,九幾年條件還不是都很好,當時我們(兒子)何鑫不是吃奶粉的嘛,他們把(大)熊貓抱下去以后,給它兌了些奶粉,然后揚起那個奶瓶,給(大)熊貓小崽喂了。
探訪“大熊貓村” 秦嶺腹地 偶遇野生大熊貓幼崽(視頻來源:央視網)
二十多年前的三官廟保護站不具備救護大熊貓的條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隨即把幼崽交給當地的佛坪縣動物保護局進行救助。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奶瓶的主人何鑫成了大小伙子,也成為秦嶺大熊貓野化培訓基地的一名飼養員。
秦嶺腹地 偶遇野生大熊貓幼崽
經過當地林業主管部門許可,記者在何慶貴帶領下,一起去尋找野生大熊貓。
何慶貴的經驗都是這些年在秦嶺中巡山,一步步走出來的。在森林里徒步行走,山洪突襲,猛獸夾擊,危險不可避免,這樣的路,何慶貴一走就是四十年。除了做大熊貓野外監測員,何慶貴還給科研人員做過二十多年的向導,對于秦嶺野生大熊貓的習性和活動軌跡了然于胸。
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村村民 何慶貴:這是一團新鮮糞便,昨天的,這是它踩的腳印后頭那個(大)熊貓墩墩,這是一個窩窩下面是四個趾么,這(大)熊貓上去了。
現在的何慶貴不單單是與大熊貓朝夕相處的鄰居,更是幫助科研人員以及全世界了解野生大熊貓的人。何慶貴說,這里的莊稼不打農藥,過節不燃鞭炮,一切維持在自然狀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擾野生大熊貓的生活。在大山中走了兩個多小時,何慶貴在一棵樹上發現了一只大熊貓幼崽。
也許是因為發現了人類的緣故,這只大熊貓幼崽遲遲不肯下樹,為了不打擾它,我們選擇離開。
根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作為野生大熊貓重要分布區,秦嶺大熊貓數量,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109只增加到現在的345只。為徹底解決鄉村發展與自然保護的矛盾,加之近年來搬遷脫貧政策的落實,目前在三官廟居住的村民僅剩五六戶。
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村村民 張安興:我祖爺、我祖爺的爺爺可能就在這里,我們在這生存,現在是第八代人。
陜西省佛坪縣三官廟村村民 何義文:就是我們村上的人,你發現病(大)熊貓了,你給人家打個電話,人家哪怕不干農活了,啥也都丟下,你的電話隨打隨到。
在這片大山里,三官廟村的這幾戶村民,還將與大熊貓相伴相守,共享藍天。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