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擬單性木蘭兩性花
采集峨眉擬單性木蘭種子
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峨眉擬單性木蘭,有望擺脫滅絕的命運。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和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不久前將110株峨眉擬單性木蘭放歸野外。
比野生大熊貓還稀有
在峨眉山海拔約1200~1500米的區域,生長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物種——峨眉擬單性木蘭。1940年,中國植物學家鄭萬均首次發現后,曾一度被懷疑已在野外滅絕。直到1987年,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一位工作人員才在一處懸崖邊發現一株兩性花樹。
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余道平介紹,“男多女少”是峨眉擬單性木蘭的生存尷尬。其有兩種性別,一種是“男性”,另一種是“亦男亦女”即雌雄同體。在野外發現的74株中,僅有4株為雌雄同體的兩性花。且兩性花中的雄性不育,只能進行異花授粉,才有可能產生種子,但常常面臨 “等得花兒已謝了”的遺憾。因為雄花總是比兩性花早開5~7天,兩性花開盛時,雄花卻快開敗了。再者,4株雌雄同體的野生峨眉擬單性木蘭全部在懸崖上。好不容易結出的種子,萌發成樹苗更是有限。
曾攀百米懸崖采種子
為了在野外獲取種子培育樹苗,研究人員曾每年爬上懸崖采集種子。峨眉山生物資源實驗站的李策宏工程師說,需要利用繩索,爬上垂直高度約百米的峭壁,采集種子回來育苗。這種“危險作業”直到2010年才逐漸減少。實驗站的科技人員從1989年開始對該物種進行遷地保護,培育了20多年,才有20余株陸續開花。
2012~2016年,該研究團隊連續4年對其人工授粉技術和嫁接技術進行攻關。目前,已成功獲得110株樹苗。今年4月底,終于選定峨眉山上一片闊葉混交林,把110株樹苗放歸野外。
由于現在還無法辨別樹苗的性別,恐怕只有20年后樹苗長成開花時,才能知曉兩性花植株增加了多少。未來幾年,將有500株峨眉擬單性木蘭樹苗被“野放”。
明年在蓉試驗用于綠化
峨眉擬單性木蘭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系統發育不可缺少的珍貴材料。也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作為常綠喬木,冬天不容易落葉?;ㄒ埠芷?,帶有類似黃桷蘭的清香。但其是否適應城市環境還有待實驗,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計劃明年和成都植物園合作,觀察峨眉擬單性木蘭在成都的生長情況,研究用于綠化的可能性。
成都商報記者聯系到余道平時,正值峨眉擬單性木蘭的花期,她和她的團隊在忙著給花兒人工授粉。她說,野外放歸凝聚了好幾代中國植物專家的心血。啟動野外放歸后,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蛟S又是以十年為單位的守候。
成都商報記者 謝佳君
繁衍困難 等待授粉常常等得花兒已謝了
第一,“男多女少”是峨眉擬單性木蘭的生存尷尬。
第二,在野外僅發現4株雌雄同體的兩性花,但兩性花中的雄性不育,只能異花授粉,才有可能產生種子。
第三,雄花總是比兩性花早開5~7天,兩性花開盛時,雄花卻快開敗了。常常面臨 “等得花兒已謝了”的遺憾。
第四,4株雌雄同體的野生峨眉擬單性木蘭全部在懸崖上。好不容易結出的種子,萌發成樹苗更是有限。
峨眉擬單性木蘭
它是一種常綠喬木,成樹可以高達25米,胸徑40厘米。這種木蘭在野外自然環境中極為稀少。到目前為止,野外一共才發現74株。
它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全球紅色名錄將其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被《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確定為急需拯救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