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民當防火管理員
作為“中國竹鄉”的浙江省安吉縣的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森林防火工作壓力巨大。4月5日,《中國應急管理報》的記者到位于龍王山的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其森林防火工作情況。
建立護林聯防機制
記者來到了該保護區附近的深溪村,一走進該村村委會大門,就看到十幾名身穿“森林消防”字樣的漢子在操練消防器材,村委會辦公樓一樓最右側的房間里就是森林消防的器材庫,里面撲滅森林火災常用的工具一應俱全。
安吉縣應急管理局的徐軍民告訴記者,保護區周邊近20個村都建立了消防小分隊,配備了消防器材。深溪村位于保護區外圍區域,也是距離保護區最近的村子。
該縣挑選了保護區周邊3個村的50名青壯年,成立了2支義務森林消防隊,并定期組織訓練和培訓。記者剛看到的十幾名漢子就是他們的隊員。
徐軍民介紹,這些義務森林消防員自幼在此生活,對保護區既有深厚的感情,又熟悉一樹一木,平時他們是森林防火的管理員,火起時就是撲火隊員。
該保護區管理處主任俞立鵬說,保護區位于浙皖兩省三縣交界處,保護區與周邊章村鎮、報福鎮,以及毗鄰的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了護林聯防機制,每年定期舉行森林消防聯防會議,共商聯防工作。
保護好“救命道”
俞立鵬開著越野車,帶記者沿鄉間的盤山公路來到一個山埡口。記者看到,兩邊的山脊上有8米至10米的空曠地帶。“這是防火隔離帶,是保護區和開放式林區的分界線,也是巡山護林的通道。”俞立鵬說,保護區的這條防火隔離帶總長18.5公里,工作人員每年都要清理一次,確保無雜草。防火道是保護區第一道防線,也是最重要的“救命道”。
繼續往山頂行駛2.5公里,終于到達東關崗保護站。童德華是保護站的一名工作人員。據他介紹,他們小組一共5人,每天出動4人兩兩結伴巡山,巡山的主要任務是負責排除火災隱患和撿拾垃圾。
當時,沿山上防火隔離帶,先后走下來3名爬山游客。童德華叮囑游客禁止吸煙,同時對記者苦笑道:“整個保護區不能圈起來,各種路口多,爬山的人根本查不過來,只能多囑咐注意安全。”
童德華說,現在已是春天,天氣好多了,雖然浙江冬天降雪少,但是這里每年冬天積雪都有四五十厘米厚,氣溫要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那時,他們只能在山上吃儲存的蔬菜。
下山時,俞立鵬順路又去查看了附近山腰的一個蓄水池,看到鐵桶內滿滿的水,他才放心。并不缺水的安吉作為“引水上山、以水滅火示范縣”,在龍王山上因地制宜修建了70個蓄水池,每個蓄水池能儲存山澗水20立方米以上。俞立鵬說,考慮到實用性和安全性,他們放棄了易凍壞的水泥質水池,而選擇采用4個相連的鐵桶蓄水。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