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貓是生活在自然界、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僅分布于我國西北部高原的少部分地區。地處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的門源縣,是荒漠貓的重要分布區之一。近期,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聯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展開了對于荒漠貓的野外調查,這也是我國首次針對荒漠貓開啟的野外綜合研究。
作為我國特有的貓科動物,荒漠貓自被首次科學發現和命名以來便以“神秘”著稱。它們晝伏夜出,天性機敏警覺,嚴格避開與人類的正面相遇。即使在分布密度較高的區域,也極少有人能在野外目睹一只荒漠貓的身影,以至于即便是比鄰而居,人們對于近在咫尺的荒漠貓也所知甚少,科研領域更是存在著大片“荒漠”式的空白。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自從19世紀這個物種被首次科學描述以來,關于它的分類地位、分布現狀、野外種群的生存情況,我們其實都是嚴重缺乏了解的。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荒漠貓賴以生息繁衍的典型棲息地,并非它們名字中的“荒漠”,而是高原山地、高山草甸等生態資源較為富饒的區域,只是這片區域的面積非常有限。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荒漠貓在我們國家的分布范圍是相當狹窄的,主要就分布在從四川北部到青海東部,以及甘肅這一片的非常小的區域。跟其他的野生動物相比,它的分布范圍和種群數量都是非常少的,而且它的野外的瀕危狀況是比較高的。
針對荒漠貓這樣的一個體型小、種群少、活動隱秘的特殊物種,除了使用傳統監測設備——紅外相機之外,科研團隊又引進了多項新技術,為荒漠貓量身定做了一套監測研究的方案。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我們綜合使用了紅外相機、衛星定位追蹤,以及糞便DNA分析等手段,從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荒漠貓的活動范圍、移動模式、食性組成。
荒漠貓優質棲息地 與人類共存共處
相對于其他野生動物,荒漠貓的分布區域雖然狹小,卻也跨越了四川、青海、甘肅三個省份。
在這片狹長的區域中,科研團隊唯獨選擇了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的門源縣,這是為什么呢?
專家介紹,首先,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是荒漠貓非常重要、非常優質的棲息地,具有針對性開展目標物種監測調查的先決條件。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在祁連山南麓,在淺山的灌叢和農田交界的地方,是一個特別優質的荒漠貓棲息地。通過監測我們發現這個地方荒漠貓的種群數量和種群密度是相當高的
荒漠貓所棲息的這片區域,不僅有人跡罕至的荒野,還有著一片片物產豐富、阡陌交通的農田。生活在這里的荒漠貓不僅是自然生態系統中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同時也是人類食物的守護者。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荒漠貓在這樣的環境里,主要的食物來源是以鼢鼠為代表的嚙齒類和以鼠兔為代表的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而這兩種動物,在農田生態系統里和一些造林地里,它們都給當地帶來一定的破壞和壓力。所以說荒漠貓作為它們的天敵,對于農業的生產活動,以及造林和護林活動是可以有積極作用的。
實際上,生活在周邊的居民,幾乎感覺不到荒漠貓這樣一個“農田衛士”的存在,只有從布設在農田周邊的紅外相機中,才能見到荒漠貓拖兒帶女、在田間地頭遨游嬉戲的畫面。人與荒漠貓在一個穩定有序的生態系統中相互依存,相安無擾,成為科研團隊探索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的極好范例。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我們目前的結果也發現,在這樣的一個生態系統里面,它是一個特別和諧的人與自然共存共處,能夠和諧發展共存的這樣一個系統。
記者觀察:荒漠貓佩戴追蹤頸圈放歸自然
荒漠貓膽小警覺,遠離人群,是不是我們就沒機會走近它,觀察它?最近,荒漠貓就以一種出其不意的方式,近距離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
眼前這只毛色淡黃,蜷縮著身體,對人們靠近極其抗拒的貓,便是平時僅存在于紅外相機中的荒漠貓,而它之所以出現在當前的動物救助站,并非因為生病受傷,而是因為一次入戶“偷雞”中的失誤操作,將自己關在了雞舍里。被捕獲救助后暫時安置在這里。經過一番討論審批后,“偷雞貓”便成了“實驗貓”。
科研人員對其進行了全面檢查,確認無健康問題后,準備將其放歸自然。科研人員首先對荒漠貓進行了軀體固定,并佩戴上衛星定位追蹤頸圈,整個操作過程非常迅速,不帶一絲遲滯。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主任 讓仁多杰:這只荒漠貓是一只獨行貓,在農戶家附近。救護人員去救護以后已經達到放歸條件,這將是戴項圈放歸的第11只荒漠貓。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李晟:對于整個荒漠貓的物理保定來說,我們需要盡量地縮短處理的時間,整個處理和戴頸圈盡量控制在五分鐘甚至是更短的時間之內。處理完之后,我們就盡快把荒漠貓放在運轉籠子里面,拉到放歸地點去。
固定后的一個重要步驟,便是稱重。近距離看到的荒漠貓,除了眼神更為野性警惕、耳朵尖上一束標志性的毛簇,和尾巴上的環狀黑紋外,其余外部特征與家貓大體沒有什么分別。
鑒于這只荒漠貓有“偷雞”的前科,科研人員給它選擇了一片野生獵物資源豐富又遠離人類村莊的新的棲息地。到達目的地后,工作人員對周圍環境和籠子進行了最后一次檢查,確認安全無異常后,打開籠門,將這只在籠子中早已迫不及待地荒漠貓放歸原野。
這只僅僅使用了物理保定的荒漠貓,脫離籠子后僅經過些許試探,便馬上縱身沖向眼前的山地,穿過道路,隱入了河灘邊的灌叢林里。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主任 讓仁多杰:這次的放歸可以說是一次探索,也可以說是對救護型荒漠貓的放歸。像荒漠貓的活動范圍與老百姓生活區已經有了緊密銜接、接觸,我們先看看放歸的野生動物能不能正常回歸野外,為解決人與動物和諧共生提供一種探索的模式。
(央視新聞客戶端)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