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豐都縣騰旺水產養殖有限公司14噸、價值近40萬元的人工養殖西伯利亞鱘經重慶海關所屬涪陵海關檢疫合格后裝車,隨即啟運經廣西出境抵達越南等東盟國家,這是重慶市鮮活水產品第一次走出國門。
不走“鱘”常路
西伯利亞鱘是鱘魚的代表品種之一,與大名鼎鼎的中華鱘為近親,在天然水體中生長緩慢,而在人工溫水養殖條件下具有生長快、體型大、肉質好等特點。
豐都縣騰旺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擁有養殖水域約2萬平方米,從七年前就開始主動淘汰本地傳統魚種,轉而引進鱘魚、三文魚、裂腹魚等更具市場前景和商業價值的新品種,目前年產量已突破500噸大關。
經過長時間的養殖技術積累和市場開拓,該企業已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小有名氣,早在2020年就把眼光放到了國際市場,并在重慶海關所屬涪陵海關指導下進行了“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注冊登記,成為重慶第一家取得活魚出口資質的企業。
好事多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出口活魚的市場需求轉向疲弱,加上國際物流通道不暢,企業空有資質卻一單難求。“我們等了近兩年,反復地從希望到失望,甚至都做了放棄出口的打算了。”該企業負責人甘在樹說到。
在近兩年的時間里,重慶海關不斷給予指導,定期派關員到養殖場進行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和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控,確保出口活魚各項指標符合目的國要求,幫助企業建立健全防疫體系,從而贏得良好的國際質量信譽。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僅幫助企業穩穩地“保住了”出口資質,還終于在虎年新春之際,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國際訂單。
通關更便利
鮮活水產品對運輸和通關速度要求極高,一旦有所延誤,活魚品質就會快速下降,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針對重慶首次活魚出口,海關提前做了大量工作、保障充分。在監管到位前提下設立綠色通道,遠程指導企業進行線上申報,將動物衛生證書、原產地證書等出口單證快速送交企業,按照活魚裝車出貨日期進行預約查驗,提高通關效率,全力保障出口活魚品質。”涪陵海關關長劉湘斌說。
同時,涪陵海關還反復測算,為企業簽發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優惠原產地證明”,執行了最優惠的國際貿易協定,最大程度幫助企業減負增效。
據了解,2月底前該企業還將面向東南亞國家出口鱘魚約70噸、貨值超200萬元,預計全年出口將達到450噸、貨值近2500萬元。
產業促振興
近年來,重慶市傳統農林牧漁業出口量值均持續攀升。
“重慶火鍋(底料)”“涪陵榨菜”“高產雜交稻種”等陸續成為出口明星,品牌價值不斷積累,日益進入“出口擴大-產業升級-出口再擴大”的良性循環,通過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增加了就業和農戶收入。
以豐都縣活魚養殖出口為例,可增加就業100余人,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增收上萬元。
上游新聞記者 李舒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