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這段話出自2022年12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發表的視頻致辭。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廣泛豐富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獨特別致的景觀文化,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關系到人類的福祉。我國幅員遼闊,陸海兼備,地貌和氣候復雜多樣,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作為最早簽署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之一,我國一貫高度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斷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
為了保護重要物種棲息地,我國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并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把超過25%的陸域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區域,通過生態移民搬遷等方式減少人類活動對這些區域的干擾,確保區域內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區域內較為人們所熟知的是自然保護地和國家公園。目前,我國已建立各類各級自然保護地1.18萬個,占到陸域國土面積的18%。第一批5個國家公園設立不久后,第二批國家公園也將成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正在加快建立。
除了優化就地保護體系,我國還持續加大遷地保護力度,通過設立國家植物園等方式,將一些瀕危野生物種遷移到適合該物種生存的其他地方進行保護。同時,各地加大對當地生態環境特別是重要物種棲息地的修復力度,通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各類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許多地方還通過在保護區內安裝攝像頭、聲音傳感器等設備,增強對區域內物種活動、生存、繁衍等情況的監測,為采取更好的保護措施提供依據。此外,各地陸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打擊非法買賣野生動植物行為,有效整治了相關違法犯罪問題……
目前,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朱鹮、大熊貓、黑頸鶴、藏羚羊、海南長臂猿、蘭科植物等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
生物多樣性是檢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最直觀的鏡子。下一步,我們仍要系統謀劃、持續推進,進一步完善生物多樣性領域法律法規和觀測監測網絡,全面深入摸清全國生物多樣性的“家底”,進一步建好管好用好國家公園和各類自然保護地,不斷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和治理水平。
本期解讀:陳銳海 央廣網評論員
編輯:吳海波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