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但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藍鯨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物,靠的竟然是吃小蝦米。能滿足藍鯨的是什么蝦米?其實就是海洋中最多的磷蝦。
人類在藍鯨面前多么渺小
為什么藍鯨靠磷蝦就能長那么大?藍鯨為什么不吃大型動物?藍鯨把小蝦米吃完后,其他魚類怎么辦呢?海里的磷蝦夠藍鯨吃嗎?
接下來咱們就來了解一下,藍鯨是怎么靠吃磷蝦長這么大的呢?原來它們在不斷搶占底層資源,自己吃的糧食自己種!
放大后的透明磷蝦
磷蝦是藍鯨的主食
我們從紀錄片中卻發現,磷蝦是藍鯨的主食。來看看藍鯨和磷蝦的體型差,一只藍鯨長度可以達到33米,體重可達200噸。而磷蝦的體長只有4厘米,體重也只有2克。
這么大的體型差不知道藍鯨要吃多少磷蝦才能管飽,畢竟藍鯨只是張嘴吃東西就需要消耗2000卡路里的熱量。
據了解,一頭藍鯨大嘴一張就能吃掉大約200萬只磷蝦,每天算下來要吃4000-8000千克。
巨口一張,磷蝦淪為食物
磷蝦在海洋中的數量十分龐大,尤其在南極,在那里有最大的磷蝦種群。據了解,在這片海域,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就有2-3萬只磷蝦。
由于它們的游動速度很慢,經常都在海里扎堆,所以看起來那里的海水顏色都會深很多?;蛟S它們是想要通過龐大的群體嚇退來捕食的天敵,就像陸地上的蜜蜂一樣,攻擊的時候都是一窩出動。
像海草般的磷蝦群
不過很顯然,這樣并不能如磷蝦所愿,因為它們不想蜜蜂有攻擊性器官。這樣扎堆的群居生活,只會讓天敵一口吃得更多,比如藍鯨。
而藍鯨之所以選擇將磷蝦作為主食,恰好也是因為它們的分別比較密集,不像其他小魚小蝦一樣那么分散。畢竟藍鯨一張口,幾乎可以吞進5立方米的海水和食物。
成年藍鯨體重在50000–150000公斤
藍鯨靠鯨須將海水排出去,如果吃的是那些分散的小魚小蝦,那它真正吃進去的食物就會很少,完全沒有辦法保證足夠的能量攝入。
當然了,藍鯨能長那么大,不僅是因為它吃的磷蝦多,還因為這些磷蝦的營養足夠豐富。你別看磷蝦小小一只,但它卻是世界上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不僅如此,它還擁有豐富的Ω-3、維生素A、氨基酸和蝦青素。
天然蝦青素是世界上最強的天然抗氧化劑之一
所以大量的磷蝦不僅能夠讓藍鯨吃飽,還能讓藍鯨吃好,于是磷蝦自然就成了藍鯨的主食。
藍鯨為什么那么大?
其實說藍鯨靠吃磷蝦長這么大,還不太準確,只能說足夠的磷蝦可以維持藍鯨巨大的體型。
我們都知道,在大約五千萬年前,鯨并沒有生活在海洋里,所以它屬于鯨偶蹄目,追溯到過去,河馬還是它的親戚,而根據DNA對比,最接近的應該是駱駝和牛。
神奇的進化
在6500萬年前因為地球遭到破壞,陸地已經不太適合生物生存,恐龍也因此而滅絕。許多動物都想要回到當時更適合生存的海洋,鯨的祖先——紅鯨就是其中較早一批決定返回海洋的動物。
在紅鯨之前,為了適應生存,鯨的祖先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游走鯨”階段,也就是水陸兩棲動物,這時候它們的體型還和海獅差不多。經過大約1000萬年,鯨成功完成逆向進化,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海洋動物。
游走鯨可以同時行走及游泳
鯨在海洋中有經歷了3000萬年的進化,這期間一部分為了能夠抵抗巨齒鯊的捕食,進化成了兇猛的掠食者齒鯨類,比如梅氏利維坦鯨。而另一部分則保持了祖先較為溫順的性格,成了沒有牙齒的鯨類。
要知道齒鯨并不會看在同族的面子上,就放過這些弱小的鯨,甚至還會和巨齒鯊爭奪食物。所以為了能夠抵抗齒鯨和鯊魚的捕殺,沒有牙齒的鯨就只能不斷增加自己的體型。
齒鯨和巨齒鯊的競爭
要保證自己能夠長大,就必須保證自己吃進去的是大量的食物,而不是水。于是鯨又進化出了鯨須,用來過濾這些小型生物和水。甚至為了躲避掠食者的追殺,它們還來到了更遙遠的海洋,比如南極。
而這里豐富的磷蝦等生物,剛好滿足了須鯨的需求,因此它們的體型就越長越大,而藍鯨就是其中長得最大的一支。
俯瞰藍鯨的角度
而另一邊的齒鯨因為要保持敏捷的捕食速度,因此它們的體型就被控制住了。并且它們在捕食的時候還會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因此更不能因為體型太大而浪費能量了。
藍鯨為什么不吃大型水生生物?
不過按理說,生物的體型越大就會吃得越多,并且選擇更大的食物還能提供更多的熱量。但是藍鯨恰恰相反,它們沒有辦法吃那些大型的水生生物。
藍鯨震撼的噴水一幕
因為作為須鯨類的藍鯨,并沒有可以用來咀嚼的牙齒,因此吃進去的食物完全靠生吞。即便是它們像牙齒一樣的鯨須也只是用來過濾食物,這樣一來體型較小的生物就成了它們更好的選擇。
后來慢慢的,隨著藍鯨體型的增長,它們的咽喉卻沒有隨之擴大很多,即便是最大的藍鯨,其咽喉的直徑也只有30厘米。普通籃球的直徑連一個沙灘排球都比不上。
藍鯨沒有牙齒
這就出現了一種神奇的現象,在藍鯨的舌頭上可以站50個人,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被吞進肚中。所以像一些稍微大一點的生物都會被鯨須攔在外面,能夠吞進去最大的估計就只有魷魚了。
所以藍鯨只能不斷搶占底層資源,依靠大量的磷蝦才能維持它的生命,保持它的身材。
藍鯨正在和海豚追逐搶食
底層資源被藍鯨搶占,其他生物怎么辦?
磷蝦作為海洋中的底層資源,可以說是很多海洋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不僅是藍鯨,海豹、企鵝以及海洋中的大部分生物都會大量捕食磷蝦。因此磷蝦當之無愧是海洋生物鏈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但是我們知道藍鯨一頓要吃數量極其龐大的磷蝦,那么大量的磷蝦被藍鯨吃了,其他海洋還能吃什么呢?
海洋中大部分生物都會捕食磷蝦
其實藍鯨雖然吃了大量的磷蝦,但是它同時也在靠自己的力量“生產”更多的磷蝦。就好比早期的農業社會一樣,要吃食物就得自己種,很顯然,知道自己吃得多的藍鯨似乎也懂得了“自給自足”的道理。
藍鯨是“自給自足”的好榜樣
磷蝦的種群能夠得以繁衍下去,一方面依靠自己強大的繁殖能力,一只雌蝦一次可以產卵6000-10000個。而要讓磷蝦長得好,也得讓磷蝦吃得好。
磷蝦數量繁多
而磷蝦的主要食物就是浮游植物,同樣的浮游植物要得到生長不僅需要光合作用,還需要吸收營養。其中就需要大量的氮、磷和少量的鐵。
很巧的是,藍鯨的糞便中剛好有這些豐富的營養元素,讓浮游生物長得更好繁殖得更多。
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的微小植物
于是這些浮游植物靠著藍鯨糞便的滋養,長勢越來越可觀。吃到更多富含營養的浮游植物后,磷蝦的生長速度也不斷加快,體內富含的營養物質也變多了。于是藍鯨就算是成為了海洋中“自己的糧食自己種”的代表了。
要說藍鯨和磷蝦之間的關系真的十分密切,它們倆的存在對于整個海洋生態鏈都至關重要,不管缺少了哪一方,生態鏈可能就會土崩瓦解。
藍鯨正在排泄
有研究數據表明,由于二十世紀人類大規模的捕鯨,導致超過36萬頭藍鯨被殺,這導致藍鯨能夠提供給浮游植物的糞便也大量減少。藍鯨的數量在大規模被捕殺后,僅剩下1%的數量。
這一結果直接導致從1950年開始,海洋表面的浮游植物濃度就下降了40%,而于此同時,磷蝦失去了食物來源,同樣數量減少。
人類對鯨的毀滅性捕殺和殘忍襲擊
在磷蝦因為缺少食物而數量減少的同時,人類大規模的捕食磷蝦也造成了南極磷蝦數量的銳減,這樣一來,又會導致很多海洋生物失去食物,尤其是須鯨。
曾經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灰鯨(須鯨的一種)的尸體,經過研究發現,這些灰鯨幾乎都是因為身體里缺少營養而死的,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被餓死的。
藍鯨與磷蝦之間的生態平衡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磷蝦和藍鯨就是相互依靠的兩個群體,它們互相為對方的生存提供食物來源,而它們同時又共同造福了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所以要維持海洋的生態鏈,二者缺一不可。
我也說兩句 |
E-File帳號:用戶名: 密碼: [注冊] |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500字。) |
*評論內容將在30分鐘以后顯示!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