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2022年開始,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西北大學、陜西動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啟動了保護區內的本底資源調查。目前各項監測調查數據已陸續出爐,進入最后的結題收官階段。下面從最新的數據中,一睹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所代表的秦嶺山脈幾十年的生態變化。
周至自然保護區于1986年經西安市人民政府批準正式建立。并于1988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初的主要保護物種川金絲猴,種群數量維持了“穩中有增”的良好趨勢。
大熊貓金絲猴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研究觀察站副站長 西北大學教授 李保國:在40年前我們到秦嶺調查川金絲猴,第一次調查的時候,周至自然保護區大概有1200只左右的川金絲猴。經過40年的保護,現在大概有1900只左右。
與此同時,保護區范圍內與川金絲猴同域分布的原土著物種,也得到了良好的保護與恢復。此外,還有擴散到此,或者被吸引而來,來了就沒再走的野生動物,不斷成為周至森林生態系統中的新成員。
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 田文勇:現在通過調查,熊貓的數量增加到50多只。羚牛由原來的400頭增加到現在的599頭。金錢豹有10多只,還有林麝。
專家介紹,這與我國在1999年頒布的一個重要政策——秦嶺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有著直接關系。秦嶺地區的森林和棲居其中的野生動物們,都享受到了這項政策所帶來的福祉。
大熊貓金絲猴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研究觀察站副站長 西北大學教授 李保國:秦嶺的植被森林蘊藏量從過去的百分之六七十,現在秦嶺的森林覆蓋率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最新的調查發現,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從當初的川金絲猴一種,變為了多種。如今,著名的“秦嶺四寶”已盡數在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集齊。
西北大學副教授 侯榮:周至保護區最初有羚牛和川金絲猴,后面隨著國家保護力度的提高,也發現了大熊貓的出沒,近些年隨著朱鹮的野化放歸,在周至保護區也能看到朱鹮,至此秦嶺周至自然保護區由秦嶺“兩寶”變成了秦嶺“四寶”。
陜西周至縣為秦嶺川金絲猴最北沿分布區
早在幾十年前,川金絲猴就以美麗的外形而驚艷世界。川金絲猴在秦嶺的生存現狀如何?多年以來種群數量與分布情況有什么變化?下面就跟隨總臺央視記者走進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探究竟。
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嶺主脊的北側,最高海拔2996米,相對高差近1800米。在海拔約1500米左右的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分布著被稱為“全球最美靈長類動物”,以及《西游記》中美猴王的原型——川金絲猴。
我國現存的其他三種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以及怒江金絲猴均分布于我國西南部的橫斷山脈,唯有川金絲猴的分布,跨越了秦嶺、大巴山、橫斷山三列山系,從亞熱帶到溫帶的廣大區域。地處秦嶺北坡的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它們活動范圍的最北緣。
大熊貓金絲猴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研究觀察站副站長 西北大學教授 李保國:在秦嶺北坡活動的川金絲猴就在周至保護區,大概有15群左右。
根據文獻記載,歷史時期的川金絲猴廣泛分布于陜西、甘肅、寧夏境內的秦嶺、隴山,湖北西部的大巴山,湖南武陵山,以及廣東境內的九連山、羅浮山,四川東南部的大涼山等地區,整個分布版圖地跨渭河、長江、珠江、瀾滄江等流域。如今,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他們的棲息地被分割成三個相互不能連通的主要區塊。多年以來,川金絲猴種群在割據的棲息地內生息繁衍,緩慢增長。
大熊貓金絲猴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研究觀察站副站長 西北大學教授 李保國:川金絲猴實際上分了三個區塊,一個區塊是最東邊的神農架區塊,是最小的區塊,有幾千只。下來就是秦嶺區塊,有五千多只。最大的區塊就是四川和甘肅,最新的全國川金絲猴調查,四川和甘肅這個橫斷山脈大概就是一萬三到一萬五千只。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