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12月10日訊(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林琪)身體上覆蓋著堅硬的外殼,有條細長的尾巴,還長著堅硬的刺,這種長相怪異的“海怪”叫作鱟(hòu),也稱中華鱟,誕生于4億4500萬年前的奧陶紀,被譽為海洋活化石。以往,它經常被擺上餐桌,日漸成為瀕危物種。今年以來,莆田仍有一些人購買、銷售中華鱟,可這回他們惹禍了。
今年5月以來,秀嶼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在聯合執法過程中先后發現,有多人存在購買、銷售中華鱟的違法行為。案件移送至秀嶼區檢察院后,檢察官審查發現,這些人并無犯罪前科,主觀惡性不大,他們也都不知道買賣鱟可能會被判刑。
多年來,由于人類的過度捕撈,導致鱟的數量急劇減少。今年2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公布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鱟科的中華鱟等升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由于鱟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時間較短,莆田沿海地區不少漁民和老百姓知之甚少。針對這一情況,檢察機關要如何辦理,才能更好地彰顯司法溫度,體現公平正義?
近日,秀嶼區檢察院就辦理的林某甲、林某乙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一案組織公開聽證,邀請人民監督員參與,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林某甲和林某乙此前沒有犯罪前科,買賣中國鱟后自首且認罪認罰,主動繳納生態修復金6000元。經過一番討論,參與聽證人民監督員認為,兩人的犯罪情節社會危害性較小,容易改造,贊同檢察機關作出的不起訴決定。
“感謝檢察機關對我作出不起訴決定,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我一定吸取教訓。”在得知不被起訴后,兩人都表示會引以為戒,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號召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中國鱟,不要再把“國寶”鱟再送上餐桌。
截至目前,秀嶼區檢察院已對此類案件的7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分別做出不起訴決定,讓“少捕慎訴慎押”理念得到進一步落實。
秀嶼區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將持續推進公開聽證常態化、規范化開展,切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要求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通過透明的聽證過程,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向人民群眾傳遞“看得見”的檢察溫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治進步和司法文明。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