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兩點多,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西寧植物園)接收到了一只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的瀕死雪豹幼崽。
經過檢查發現,該雪豹幼崽為雄性,體長74厘米,體重9.7千克,據此判斷它只有6個月左右大,是一只2024年9月后才出生的異常個體。根據檢查結果推斷,該個體可能因遭遇高空墜跌,導致頸、胸椎和后肢軟組織損傷而喪失行動能力,進而發生長期饑餓、感染等一系列嚴重后果,救護時體溫偏低,已處于瀕死狀態。
根據救護中心慣例,該雪豹幼崽被命名為“凌小蟄”。“凌”本意冰雪,與雪豹氣質吻合,“凌”也有“跨過、越過”的含義,救護人員希望能幫助被救護雪豹跨越生命的這道坎?!跋U”則是因為小雪豹被救護時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
如何才能救護這只瀕死雪豹幼崽?
救護中心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金藝鵬教授團隊,共同為“凌小蟄”制定了保溫、吸氧、營養支持、糾正脫水與電解質紊亂、抗菌消炎和調整肝功能為主的搶救與治療方案,并積極開展局部外傷處理。
考慮到“凌小蟄”尚處幼年,體弱病重,對病原抵抗力極弱,救護中心每日對環境進行病原消殺,每3日進行一次環境病原檢測,以避免其感染各類傳染病。
此外,救護人員還針對“凌小蟄”脊椎損傷、肢體僵硬的情況,每天在保證脊椎穩定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全身按摩和關節活動刺激,飼喂新鮮兔肉、牛肉以及動物內臟,食物中添加鈣等微量元素。
經過10多天的救治,“凌小蟄”精神狀態逐步好轉,體溫恢復正常,食欲較好,可在救護人員輔助下自主采食、飲水,排尿、排便正常,糞便成形,肌張力逐漸恢復,可抬頭并短距離爬行,血液學、生化各項指標逐漸恢復。
“雖然‘凌小蟄’的狀態較剛救護時已明顯改善,但病情尚未完全穩定,尤其是頸部脊髓損傷情況不明,仍然存在巨大隱患。后續我們將根據小雪豹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和護理方案,力求幫助其恢復行動能力與健康。”西寧植物園科普部負責人齊新章說。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周夢爽 王雯靜 萬瑪加)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