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名:三角鳊、三角魴
保護級別:無
識別特征:
頭短小。口端位,口裂較窄,后端伸達鼻孔下方。上下頜等長,均具較短而發達的角質邊緣,較厚,略呈三角形。眼較大,側位,距吻端較近。鼻孔在眼前緣上方,離眼前緣較近。鰓耙短小,排列較密。背鰭較長,具光滑硬刺。胸鰭較長,末端后伸達到或超過腹鰭起點。腹鰭后伸接近或達到肛門。側線完全。腹鰭基部具三角形腋鱗。在生殖季節性成熟的雌雄個體均具有珠星,尾柄兩側和體側較明顯,雄魚胸鰭第一鰭條變肥厚并彎曲呈“S”形,其上有許多珠星,雌魚無此特征。
生活習性:重要的經濟魚類,在水庫湖泊和池塘中都能生長,生長較快,尤以1-3齡生長最快以后逐漸減慢,如在餌料豐富的水體中生長速度更快,而且4-6齡仍能以較快的速度生長。
食性:雜食性魚類,幼魚食物主要有殼菜、水生昆蟲的幼蟲、幼蚌和水生植物;成魚則以水生植物為主,也攝食小型軟體動物。
繁殖特性:性成熟年齡為3齡,生殖季節在5-6月,在有水草和微流水的近岸區或在有石礫的河灘上產卵,卵具粘性,附著在水草和石礫上發育孵化。
分布:主要在在長江干流、嘉陵江、岷江、沱江、金沙江、渠江、涪江和青衣江分布。
研究進展:
[1] 王瑾瑾, 童金茍, 張耀光, 等. 厚頜魴兩個野生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 水生生物學報, 2014(05):975-979.
[2] 易少奎, 張新輝, 楊坤, 等. 厚頜魴核型分析與DNA含量的測定.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14(01):80-84.
[3] 宋文, 王藝舟, 祝東梅, 等. 魴屬魚類形態差異分析. 淡水漁業, 2013(03):21-27.
[4] 杜長雷, 趙娜, 王永明, 等. 厚頜魴精子的顯微及超微結構觀察.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2):72-76.
[5] 謝楠, 劉新軼, 馮曉宇, 等. 魴屬魚類細胞色素b片段序列分析. 現代農業科技, 2012(01):290-292.
[6] 李芹, 唐洪玉. 厚頜魴仔稚魚消化酶活性變化研究. 淡水漁業, 2012(04):9-13.
[7] 杜長雷. 厚頜魴卵巢發育與卵子發生的形態和化學組分變化研究.[西南大學,2011].
[8] 李代金, 黃輝, 譚德清. pH值對厚頜魴幼魚的耗氧率及窒息點的影響. 四川動物, 2011(02):178-181.
[9] 程鵬, 熊玉宇, 王劍偉, 等. 延遲投餌對厚頜魴仔魚的影響. 四川動物, 2009(02):192-196.
[10] 李文靜, 王劍偉, 謝從新, 等. 厚頜魴的年齡結構及生長特性. 中國水產科學, 2007(02):215-222.
[11] 李文靜, 王劍偉, 謝從新, 等. 厚頜魴(Megalobrama pellegrini)的繁殖生物學特征. 生態學報, 2007(05):1917-1925.
[12] 李文靜, 王劍偉, 譚德清, 等. 厚頜魴胚后發育觀察. 水產學報, 2005(06):729-736.
[13] 王劍偉, 譚德清, 李文靜. 厚頜魴人工繁殖初報及胚胎發育觀察. 水生生物學報, 2005(02):130-136.
[14] 譚德清, 王劍偉, 但勝國, 等. 厚頜魴含肉率及生化成分的分析. 水生生物學報, 2004(01):17-22.
[15] 楊明生, 王劍偉, 李文靜. 厚頜魴年齡材料的比較. 動物學雜志, 2004(02):58-61.
[16] 劉煥章, 汪亞平. 厚頜魴種群遺傳結構及啞基因問題. 水生生物學報, 1997(02):194-196.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