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玳瑁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為非法牟利,李某仍然多次向他人銷售玳瑁背甲。3月17日,北京青年報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徐州鐵路運輸法院經過審理,以李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三個月。
法院查明,李某明知玳瑁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為非法牟利,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間,多次向張某(已判決)銷售玳瑁背甲,由張某加工成古箏指甲撥片對外銷售。2020年6月,公安機關從張某處查獲并扣押張某存放的疑似玳瑁古箏指甲拔片20.6千克。經浙江海洋大學鑒定,上述物品均為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制品,價值33萬余元。
2019年上半年至2022年4月,被告人李某分3次向何某出售玳瑁背甲合計約187千克,共得款83萬余元。后何某某將上述玳瑁背甲全部出售給夏某(另案處理),被夏某加工成玳瑁古箏指甲撥片后出售牟利。公安機關從夏某處查獲并扣押疑似玳瑁古箏指甲撥片8896片、半成品4000克,經浙江海洋大學鑒定,上述物品均為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制品。
綜上,被告人李某共出售玳瑁制品價值116萬余元。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制品被1989年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二級保護動物,被2021年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庭審中,李某對指控供認不諱,在開庭審理中無異議,無辯解,也未提出新的證據,當庭表示自愿認罪、悔罪,請求法庭對其從輕處罰。李某的辯護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和罪名均不持異議,認為李某僅僅實施的是出售玳瑁背甲的行為,并沒有造成動物的死亡,該銷售的行為并未導致動物制品無法追回,且李某在偵查階段退贓45萬元,李某向張某出售玳瑁背甲的價值應當按照交易金額進行認定,被告人李某有坦白情節,公訴機關量刑建議過重,建議在有期徒刑五年以下量刑。
法院認為,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科研價值。保護、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于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過度狩獵、棲息地喪失、黑市交易等,野生動物的滅絕速率呈逐步上升趨勢,嚴重破壞了生物鏈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李某無視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規定,明知玳瑁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仍非法收購、多次出售玳瑁背甲制品,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所犯罪名成立,法院予以支持。
為規范和限制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造成的不必要損害,遏制對野生動物資源的貪婪、無度獲取,保護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根據被告人李某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及其認罪、悔罪表現,法院以李某犯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四萬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鐵柱
編輯/朱葳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