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白色隱蔽服,戴上厚實的帽子,拿好攝影器材“長槍短炮”,12月20日,家住新疆博樂市的攝影愛好者沈志君早上8點多就駕車出門了。
近100公里車程后,沈志君來到了位于溫泉縣哈日布呼鎮西南方向的別珍套山。海拔3000米的山上,山頂終年積雪,四處是裸巖和碎石,這是北山羊和雪豹的天堂,沈志君已是這里的常客。
躲在樹杈后,觀察周圍動靜的雪豹。
沈志君是一名攝影記者,酷愛野生動物攝影,2002年開始追尋拍攝雪豹蹤跡,至今他共拍到過5次雪豹,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吸引沈志君窮追不舍的雪豹,行蹤詭秘,出沒于海拔3000米到5000米的雪線附近,它們是“雪山之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目前全世界現存的雪豹數量有3000-5000只,新疆雪豹數量占全世界雪豹總數的四分之一。
一心追尋雪豹蹤跡
提及沈志君對雪豹的癡迷,要從幾十年前說起。
“我是土生土長的博樂人,小時候常聽爺爺說起雪豹的傳說,說它們在大山深處來去無蹤。”沈志君說,當地牧民提起雪豹也滿是敬畏之心。
“我小時候跟著父輩進山就想看雪豹,可是爸爸說他也沒見過,可能只是傳說。”沈志君說。
2002年,從部隊退役的沈志君成為一家媒體的攝影記者,拿起相機的他想到了拍雪豹。
2008年,沈志君第一次見到了雪豹。不過,它已經死了。
“那天是元旦,森林派出所接到牧民報警,說發現雪豹,我高興得不行,趕緊拿著相機去現場。”沈志君說,自己卻看到了揪心的一幕。
一只1歲的雪豹躺在山頂雪地上,白黑相間的花紋不再有光澤,毛茸茸的尾巴耷拉在地上。“它那么漂亮,跟我在網上看到的照片一樣,后來我才知道它是餓死的。”難過之余,沈志君獲得了一個重要線索:當地的確有雪豹出沒。
此后幾年里,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只要有空,他都會租一輛車,鉆進山里,走訪牧民,摸清雪豹可能出沒的地點,將拍攝范圍縮小到了別珍套山深處的幾座大山上。
雪豹在樹下避雨休息,準備隨時進食。
“我每周去牧民家里,給他們帶點果蔬,和他們聊天,拿著網上下載的雪豹圖片給他們辨認,如果發現雪豹請他們立刻給我打電話。”沈志君說。
沈志君說,跟拍持續了10年,雪豹沒拍到,卻拍下了數萬張北山羊的照片。“雪豹行蹤詭秘,很難找,無奈之下我就打算跟拍北山羊,它是雪豹的食物,跟著它們一定能找到雪豹。”
拍下第一張雪豹照片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
2013年11月3日中午,正在別珍套山深處拍攝野生北山羊的沈志君被同行伙伴的喊聲驚呆了。“快看,快看,河對面的半山腰上,有只雪豹正在追捕野生北山羊,快拍呀!”
順著同伴指的方向,沈志君通過長焦鏡頭望了過去。
2013年11月3日,沈志君拍攝到雪豹追趕一群北山羊的照片。
一只身上布滿黑點的雪豹翹著長長的尾巴正在追趕一群北山羊,逃命的北山羊不顧懸崖的險峻,只管分頭逃跑,山腰上騰起了陣陣塵土。
“那一刻我激動壞了,雪豹身側和尾巴上的斑點清晰可見,是只年輕力壯的雪豹。”沈志君說,他迅速摁下快門,記錄了這只雪豹追趕北山羊及最后離開羊群的全過程。
“我把拍到的這組照片發給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經過辨認,確定了雪豹的身份,照片被一些專家命名為‘中國首張高清雪豹捕食照片’,被央視等媒體轉載報道。”沈志君說,以往看到的雪豹照片,有的是用紅外線技術拍攝,有的是被人抓捕以后拍攝的,而在野外環境中,高清晰度的雪豹照片很難拍到。
此后的幾年里,沈志君陸續又拍到過幾次雪豹。
2017年5月4日,新疆精河縣公安局森林、荒漠次生林派出所救助了一只雪豹。
“可惜中間的這幾次拍攝,要么是在很遠的地方一閃而過,要么是被救助后拍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沈志君感慨地說,雪豹的毛色與雪山很像,它警覺性極高,往往在攝影師發現它以前就已經躲開。
今年再次拍下珍貴照片
今年,沈志君再次拍下一組雪豹的珍貴照片。
“6月23日1時左右,我剛準備睡覺,氈房外突然傳來狗叫聲,我拿著手電筒出去,看到一只雪豹正在撕咬我家的羊,沈大哥之前給我們講過這是保護動物,我就試著把它趕走。”溫泉縣牧民夏力哈爾說,沒承想,雪豹吃飽了就趴在樹上,伺機而動。
一只雪豹潛入溫泉縣牧民夏力哈爾家的羊圈。
似乎是在山上餓得很,第二天雪豹再次到訪。夏力哈爾選擇了報警,和民警一同來的還有沈志君和攝影愛好者和志偉。
“聽說這個消息,我知道機會來了,下午三四點到達,而雪豹是晚上襲擊羊群,我們就打算用蹲守的老辦法。”沈志君說,其實,拍野生動物并不容易,因為常常要蹲守。
許多野生動物會在一大早來喝水,沈志君便在凌晨三四點提前蹲守:挖一個坑,趴在一邊不能動,這樣才能拍到動物喝水的畫面。有些大山,車和馬都無法前往,他便徒步。
“野生動物很怕人,想拍到它們就要做好偽裝,夏季我一般會穿迷彩服,冬季就披上白色的隱蔽服,和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沈志君說,動物對人的氣味很敏感,蹲守時一定要在逆風向,防止氣味驚跑它們。
確定好在夏力哈爾家拍攝雪豹的方案后,從晚上8點起,兩人趴在臨時挖的坑里“埋伏著”,一動不動。直到接近凌晨,“來了!”和志偉小聲提醒后,沈志君透過樹叢縫隙看過去:一只2歲多的雪豹慢悠悠從山上下來,來到前一晚存留的晚餐前,撕咬了起來。
“小家伙像是在后花園散步似的,很優雅,吃的羊是前一天晚上咬死的,被它藏在了樹叢里。”沈志君說,兩人不僅拍下了雪豹進食全程照片,還錄制了視頻。
雪豹正在進食。
在民警們封鎖蹲守8小時后,雪豹吃飽喝足又向大山深處跑去,瞬間就不見了蹤影,此后,再也沒有回來過。
正在進食的雪豹。
近二十年,雖然只拍到過五次雪豹,但在追蹤雪豹的過程中,沈志君拍下了北山羊、兔猻、猞猁等許多野生動物的照片。
“經常有人問我為啥要去拍雪豹?我記得小時候去牧民家里,有牧民說‘雪豹有啥好的?老吃我的羊,再來就把它打死。’我希望通過我的鏡頭把雪豹的魅力展現給大家,從而進一步提升大家對野生動物、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沈志君說。
這兩天,沈志君接到了一位牧民的電話,發現一只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猞猁,他打算前往記錄救助的過程……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